
在日常上网时,你可能听过 “VPN” 和 “代理(Proxy)” 这两个词。
它们听起来有些相似,都能帮我们“改变”上网的方式,但其实在原理和使用体验上差别很大。我们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不同类型的“中介人”,帮助你和互联网之间建立联系。
什么是代理(Proxy)
代理就像一个“中转站”。当你想访问一个网站时,本来是你直接把请求发给网站,但使用代理后,你先把请求交给代理服务器,再由代理服务器替你转发给目标网站。网站收到的就不再是你真实的 IP 地址,而是代理服务器的地址。
这样做的好处是,你可以绕过一些网站的限制,或者在公司/学校的网络环境里,通过代理访问特定的网站。但代理的保护力有限,它通常只作用在某个特定的软件上(比如浏览器),不会对你电脑上的所有网络活动加密。所以,如果你用代理打开网页,即使能暂时让你绕过国内防火墙,代理的加密等级在运营商面前还是犹如透明一般。
什么是 VPN
VPN(虚拟专用网络)就像是你和互联网之间的一条“加密隧道”。开启 VPN 后,你设备上的所有网络流量都会先进入这条隧道,再被转发到 VPN 服务器,最后到达目标网站。对外显示的 IP 地址也会变成 VPN 服务器的,而不是你真实的地址。
与代理相比,VPN 的最大优势是全局加密。不管你在用浏览器、聊天软件,还是后台程序,它们产生的数据,以及操作系统访问目标时会进行的 DNS 请求等、都会被统一加密并通过隧道传输。
什么时候该用代理?什么时候该用 VPN?
用代理的场景:
- 你只想暂时性改一下浏览器显示的 IP 地址,比如切换到其他国家看看某个网站的不同版本
- 在公司或学校,需要通过代理才能访问外部资源
- 你不太关心数据加密,只是单纯想尽快地绕过一些简单的限制
用 VPN 的场景:
- 你身在有墙国家,如中国大陆、俄罗斯、伊朗等,且需要访问外部资源
- 你希望手机、电脑上的所有应用(不只是浏览器)都经过安全的加密隧道
- 你对某些限制了地区访问的流媒体或直播平台有观看需求(如 Netflix、Twitch等)
什么是所谓的 “家宽代理”,如何在国内用上
“家宽代理” (也称 Residential)一般是指 基于家庭宽带网络的代理服务。与数据中心(Hosting)服务器相比,家宽 IP 属于普通居民上网环境,看起来更像真实用户,因此在一些需要 “模拟真实访问” 的场景里更受欢迎,比如跨境电商、社媒账号养号、数据采集等。
常见的家宽代理通常只提供 SOCKS5 协议。SOCKS5 本身是一种通用的传输代理协议,可以转发 TCP/UDP 流量。但在中国大陆的实际环境下,有两个现实问题:
- SOCKS5 流量特征明显 —— 很早就被 GFW(防火长城)识别和封锁
- 大多数家宽代理服务商不提供加密 —— 只要直接使用 SOCKS5,就极容易被检测、干扰甚至直接断连
因此,如果想在国内比较稳定地使用家宽代理,通常需要 搭配 VPN 来解决,形成这样的网络请求流程:
【请求】 → 【VPN】 → 【家宽代理】 → 【目标网站】
以下便是我们真人团队测试出的,可在国内稳定使用的 VPN 以及 IP 最干净的 家宽代理商 推荐:
中国大陆可用 VPN 推荐

无争议榜首
- Shadow 和 ZoogTLS 双混淆技术
- 敏感时期也成功存活
- 军工级加密、零记录政策、及 Kill Switch
- 75+可选地区的稳定节点
- 10台设备同时在线
- 最低 $2.49/每月
- 可用支付宝、微信和银联卡付款
纯净 家宽代理 推荐
总结
VPN 和 Proxy 的区别
- Proxy(代理):通常是单一协议转发(如 HTTP、SOCKS5),只代理应用流量,不做加密,速度快但容易被识别和封锁。
- VPN(虚拟专用网络):在操作系统层面建立加密隧道,保护所有网络流量,安全性更高,也更适合在受限制网络环境下使用。
在中国大陆使用家宽代理
- 家宽代理本质是基于家庭宽带的 SOCKS5 代理,IP 真实、适合电商、社媒等需要“模拟普通用户”的场景。
- 但在大陆环境下,SOCKS5 协议特征早已被 GFW 封锁,直接使用几乎不可行。
- 解决办法:需要先通过 VPN 对流量进行封装,再在其中调用家宽代理,才能稳定使用。
代理提供“假身份”,VPN 提供“安全通道”;在中国大陆想用家宽代理,必须先借助 VPN 来保护和隐藏 SOCKS5/HTTP 流量。
VPNAcademy 推荐中国用户使用 ZoogVPN。